6月9日,为“国际档案日”。2007年11月,由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正式确立。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 2017年档案日主题 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 历年档案日宣传主题 2013年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 档案在你身边 2014年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 走进档案 2015年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 档案——与你相伴 2016年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 档案与民生 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与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也是您的家庭档案。 档案的起源 档案从起源到今天,经过了几千年历史,但“档案”一词使用的历史却并不久远。 关于“档案”一词,明朝以前还未见到,各朝的称谓也不相同。商代称“册”、周代称“中”、秦代称“典籍”、汉魏以后称“文书”、“文案”、“案牍”、“簿书”等。 清代学者杨宾在其所著的《柳边纪略》中写道:“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这是有关“档案”一词的最早记载。 “档”,《康熙字典》解为“横木框档”,就是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说文解字》释作“几属”,就是像小桌子一类的东西。由此引申,又把处理一桩事件的有关文书叫做一案,并通称收存的官文书为“案”,或“卷案”、“案卷”。“档”字和“案”字连用,就是存入档架收贮起来的文书案卷,而且把放置档案的架子称为档案,把一格称为一档。这些叫法一直沿用下来,依然有形象的和内在的意义。 现今我们称“档案”,已成为一个科学概念,但它的定义仍是原义的深化和发展。 档案的演变 档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从我国档案制成材料的演变历史来看,它大致经历了如下的过程:从殷商时期的甲骨到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器,到春秋战国时期以竹简、木片为主,秦代时又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刻石,两汉时期除了使用竹简、木片以外,还使用了缣帛,到了东晋时期,由于造纸术的发展,纸张成为档案主要的书写材料,直至近、现代,出现了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光、电子载体。档案制成材料的演变历史鲜明地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