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郊区位于铜陵市南部,处于铜陵市总体规划中的南部城区,辖1个乡(灰河乡)、2个镇(大通镇、铜山镇)、2个办事处(安庆矿区办事处、桥南办事处)和1个社区(普济圩社区),17个行政村、18个社区居委会(含“两矿一公司”专管办);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铜陵大桥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25万人,总户数30326户,区域面积266平方千米。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9亿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7%;完成财政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182.4亿元,增长12.0%;招商引资内资(亿元以上项目)44.7亿元,外资3527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3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9元,分别增长7.0%、9.7%。
工业经济 201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92亿元。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78.17亿元,实现利税13.08亿元,实现利润9.0亿元。区域内,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为472571元/人;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87.1%。全年新进规模以上企业2家,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3家。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中,螺纹钢产量141.9万吨,下降4.0%;钢坯产量157.0万吨,增长0.5%;发电量73.3亿千瓦时,增长0.4%;水泥产量(不含熟料)619.6万吨,增长5.9%;空心砖产量416万块,增长4.8%;大米产量2.7万吨,下降3.7%。工业技改持续深入,先后完成皖能电厂5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富鑫钢铁节能减排综合技改、六国化工低品位磷矿使用等一批节能减排项目。
农业经济 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 3.2亿元。完成省级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示范点建设任务3处(池塘循环流水养鱼2处、稻田综合种养1处),新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永兴岛有机水产),培育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5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家禽45余万只,家畜3.4万头,国家规定的各项免疫指标均达到100%,全年未发生疫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际确权2.7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99.9%;实际确权7630户,占应确权农户的100%;证书发放7630本。森林防火新开设防火道20千米,新建焚烧池679平方米。总投资293.08万元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455万元的市人大决议案“2015-2016年度农田水利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启动总投资约1820万元的2016年灾后重建第一批水毁水利修复工程。全年落实各项国家惠农资金550余万元,争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发展奖补项目资金140余万元。
城乡建设 景区环境不断优化。大通古镇风景区管委会正式挂牌。《大通古镇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顺利通过,游客接待中心、环洲健身步道、澜溪书院等重要节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投资5600万元,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经评审待批,大通古镇风景区建设进入快车道。围绕“长江古驿、江豚小镇”主题,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大通镇入列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省级影视拍摄基地。大通和悦村成功入围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与北京泛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通特色小镇建设按下“快进键”。人居环境提升。完成总投资1000万元的福光、南泉2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完成总投资350万元的7个区级中心村整治提升工作(东园村、灰河村、和悦村、永平村、黎明村、显化村、马鞍村)。创建铜山镇1个省级旅游乡镇,南泉、大院、东风3个省级旅游示范村。完成城管网格化建设工作,开展区域主干道沿线整治提升工程,拆除各类违章建筑10544平方米,对13个主干道两侧易泼洒路口进行改造。新增造林4762亩,完成安铜牧马路、普济圩老村道加宽等农村畅通工程16.8千米,桂苑、河南嘴2个老旧小区全面改造提升,286户农村危房改造完工。城乡环境整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完成2家公司工业燃煤锅炉和7个物料堆场整治工作,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建成朱畈矿产品运输监控卡站,开展铜青路“治超”专项行动。构建区、乡镇、村(社区)三级 “河长制”管理网络,启动水环境整治项目,完成白浪湖、祠堂湖等水体垃圾清理工作。完成樟木山铁矿、福光铅锌矿整治项目,加速推进金华片矿山整治项目,出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积极实施土地整理,新增耕地600亩。
园区建设 大桥开发区跻身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大通工贸园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征收有序推进。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福茂公司与央企中节能集团签约合作,全年实现国内废五金类拆解20万吨,贸易销售额30亿元,同比增长25%。私营工业园加快转型步伐,和悦江南、莱特电子等项目加速推进。积极争取横扫片区棚改释放土地用地性质调整,仓储物流和工业用地空间进一步增加。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监管区主体完工,一区三园、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
社会事业 优化教育布局,民主小学投入使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完成教育城域网二期建设。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引领作用。2016年,全区申报专利235件,其中发明专利152件;授权218件,其中发明专利95件。新能众创空间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丰泽建材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新视文化与合工大合作开发的地震模拟测控系统处于国内同领域先进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医养结合试点率先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区级两馆提升工程,建成民福、马鞍2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普济圩社区、安铜办等3个居民阅读点;完善体育设施,开展群众体育工作,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禁止燃放经营烟花爆竹工作落实有力,平安郊区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实施食品安全民生保障工程,建立大通、白鹤市场2个食品检验室。智慧郊区建设深入推进,15个城市社区社管平台项目全部完成。丁云霞、王文龙、李发展、刘玉怀、熊如杨5人获评“安徽好人”。
民生保障 配套资金2172.9万元实施34项民生工程,完成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区上下奋力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申报并开展灾后重建“六个一批”项目27个,获得省级灾后重建债券资金1500万元,市级资金600万元,因灾倒损民房完成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落实对口扶贫工作,全区187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53户,投入资金315万元帮助横埠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年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327人次,开展创业培训200人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077个,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率分别为50%和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59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8740人。全年为享受补贴政策的灵活就业人员申报补贴1040人次,发放补贴157万元。完成大通、桥南等8个棚户区改造任务,协议签订929户,针对历史遗留久拆未置问题,利用团购房、保障房等多种形式安置居民525户。普济圩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入使用。
|